一部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,被不少观众认为是今年最好的华语剧。

陈佳俊| 阅读:7501 发表时间:2019-09-24 影音娱乐




文/陈佳俊

编辑/艾利克斯



今年的台剧还真是惊喜连连。

一部《我们与恶的距离》,被不少观众认为是今年最好的华语剧。

紧接着,是同样讨论善恶的《噬罪者》。

也许不如前者猛烈,不过也算拿过了接力棒。

这几天,又有一部新剧崭露头角。

虽然关注的人不多,但好评如潮。

看完最后一集,我舒了一口气,只觉得幸运,没有错过这样的一部好剧。

《俗女养成记》

看到这个奇怪的名字,很多人首先好奇的,应该是——

什么是俗女?

我们来看每一集都会出现的片头。


去掉了钻戒、去掉了美丽的服装、去掉了口红和高跟鞋、去掉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玛丽苏公主生活...

剩下的,差不多就是大部分普普通通的俗女。
早上六点四十五。
熟悉的闹钟、杂乱的头发、憔悴的面孔:
“我是陈嘉玲,一个住在台北但永远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儿。今年39岁,这辈子最擅长的就是在照相的时候闭眼。”

只是一个短暂的起床和自我介绍,很多人就闻到了熟悉的味道。

没有特殊才艺,写简历的时候,特长永远是花时间考虑最多的一栏。

身在外地,漂荡打拼了好几年,却始终没有融入工作许久的城市。

没车、没房、没家庭...

一转眼人生过半,看上去却一事无成,就像是一只失去翅膀的小鸟躲在钢筋水泥的“牢笼”里动弹不得。


作为这部剧的女主角。

陈嘉玲(谢盈萱 饰)就是这样一个不折不扣的「俗女」

事业上,高不成低不就。

身为董事长的特级助理,听起来位高权大,实际上苦不堪言,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经手。

新来的员工表现如何,该不该转正,她要管;老板找小三,该买哪里的房子,她要管;老板的老婆负责丈夫的饮食,吃药吃水果,她同样要及时汇报。

拿的是秘书的钱,干的却是保姆的工作。在董事长眼里,自己就是一个永不关门的24小时便利店。

陈嘉玲无数次想要辞职,可她毕竟还要生活。


感情上,左右为难。

有一个谈了四年的男朋友,却因为同居了三年多感情开始变淡。

两个人走在街上,被人误以为是老夫老妻。

好不容易,真到结婚的时候,又遇到了一个强势的婆婆。

不仅选婚纱要插手,还建议她赶紧辞掉工作相夫教子,新买的房子自己更是单独配了一把钥匙,想进来就进来。

也许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抉择,陈嘉玲再一次选择了退缩。


更可气的是,之前她还收到前男友的结婚邀请。
宴席上,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家庭美满,事业有成。只有她一个人孤苦伶仃,借酒消愁,不仅喝醉了酒,还在婚礼上大闹了一场。

淋着雨,看着远去的出租车,好友说:

“20岁喝醉酒是可爱,40岁啊,就是可怜。


听起来,这似乎是个很丧的故事。

但《俗女养成记》又和普通的丧剧不同。

它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垂头丧气,相反,而是出其不意地开始穿插儿时的各种回忆。

温馨难忘的童年和尴尬烦恼的现在,在大城市一路打拼的大龄俗女串联着在乡下无忧无虑长大的小女孩。

让人又哭又笑。

与此同时,通过两个时空的不断对比,我们也逐渐发现。

陈嘉玲之所以走到这一步并非偶然,很多在眼前看起来无法解决的困惑,其实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埋下了种子。


比如说,对结婚的犹豫和在大城市立足的梦想。

陈嘉玲小时候有两个姑姑经常来家里做客。

二姑姑年轻独立,对情感有自己的想法。家里安排相亲,结果因为对方要求她必须去医院检查身体,拒绝结婚,自己承担了彩礼钱。

家里人气得半死,一旁的小嘉玲目睹了一切,心里既后怕又佩服。

晚上睡觉,阿嬷在床上教育孙女:

“想越多就越难嫁,越晚嫁就越难嫁。”

于是,她在作文“我的志愿”里写到,长大后我要做一个优秀的家庭妇女。


大姑姑,家住台北,条件优越,每次来台南做客总是大包拎小包。
不仅如此,还有意无意在大家面前故意炫耀:

“前一阵子我被老师叫到学校,女儿考试九十九差一分,趴在桌子上哭。”

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小嘉玲坐在对面不服气,暗暗下决心,将来长大了要去台北赚大钱。

结果,两个愿望都没有实现。

如果放在我们身边,这个故事大概可以写成一篇网络爆文,标题应该是——

“逃离北上广,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。


除此以外,这部剧还有一个优点,就是它很坦诚。

小时候,我们总是很天真。

第一次知道大学,最头疼的问题是自己将来上清华还是北大。

长大后,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,答错一道选择题就落后几千名的普通人。

现在,很多家长特别注重教育,总是给孩子报一大堆的兴趣班。

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。


陈嘉玲也不例外。

小时候,妈妈看女儿学习不用心,便打算让她学钢琴,上了几天课老师说,这孩子天赋不错。

妈妈高兴的不得了,头脑一热就用爸爸准备买车的钱买了一架钢琴。

结果,小嘉玲弹了半天一首曲子也没练会。

严厉的妈妈气不过,又让温柔的爸爸教。

效果依然有限。

认清现实的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和礼物给老师赔礼道歉,刚准备离开,你猜遇见了什么?

另外一个妈妈带着自己穿着体面的儿子进到屋里:

“老师,我们家建雄最近学的怎么样?”

老师用着熟悉的口吻:“你儿子很有天分,比我更有天分。”

紧接着,下一个镜头。

陈嘉玲的父母在路边摊点了一桌子菜,一家人只管开心地吃饭,早就把学钢琴的事忘得一干二净。


这才是生活,而不是异想天开的偶像剧。

《俗女养成记》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就在于,它用真实鲜活的生活告诉你,人生不是只有成功和失败。

依然是陈嘉玲小时候。

大姑姑每次来探亲,总是优越感十足,对“贫穷”的乡下生活各种挑剔。什么炒菜不能用猪油,不能放味精,只有用橄榄油才不健康,看到调料快过期也是赶紧扔掉。

旁边的阿嬷为了不尴尬,每次都大声应和“对对对”,然后让陈嘉玲妈妈把那些东西假装扔掉。

可一旦大姑姑离开,阿嬷又马上把那些姑姑认为不好的,不健康的东西一一拿出来,我行我素,顺便和儿媳妇道歉:

“这几天委屈你了。”


我们的身边,有太多像姑姑这样的“好人”。

他们总以各种为你着想的态度希望你过得更好,而你也为了满足各种各样的期待,假装一切都过得很好。

到头来不过是维持表面上的体面。

真正过得幸不幸福,只有心里清楚。


剧中有一句台词,让我印象深刻:

“这辈子其实很长,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,做梦又醒过来;这辈子其实很短,短得你没时间再去勉强自己,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。”

如果有一天,你猛然发现,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,不用难过。

平凡没什么不好。


学会和自己和解,未尝不是一种勇敢的选择。


*文章为原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网站的立场
本文由网站发表并编辑,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,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。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

友情连接